如何做好冬小麦冬春管理?农业专家这样说……

目前我市小麦已进入越冬期,当日均气温低于3℃时,小麦地上部分生长基本停止,但阶段性日均温回升3℃以上时,仍有生根、长叶和分蘖活动。各地应针对当前苗情特点及存在问题,突出“早”字、抓住“促”字、守牢“防”字,因苗因田制宜、强化分类指导,力促小麦大面积均衡生长,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冬季麦田管理

要密切关注天气趋势,及时掌握苗情墒情动态,依据各地苗情,分类分田指导,科学开展小麦冬季田间管理,抓好防冻保苗,培育壮苗,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一是中耕镇压。及时开展中耕镇压,破除板结、粉碎坷垃,弥合土壤裂缝、踏实土壤,以利于土壤保墒和保证麦苗安全越冬。

二是适当追肥。元月中下旬或二月初,若遇雨雪,可亩追施尿素5~8公斤 。

三是飞播田及过晚播田管理。对于飞播田块,要注重小麦行间秸秆粉碎覆盖,增温防冻保墒。对于11月1日以后播种的过晚播弱苗田块,只宜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而不宜施肥浇水,以免地温下降,影响幼苗生长。

四是防冻保苗。可在强降温来临前,提前浅浇防冻水,或进行田间覆盖及适当喷施寡糖等,控上促下,防止冻害。

春季麦田管理

今年我市晚播小麦面积大、整体苗龄偏小,加强早春及春季田间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晚播小麦的春季田间管理,特别要以早春早管理为核心,在小麦返青后抢时早管,抓住早春提高分蘖质量和数量,促春蘖多发早发,促苗情转化升级,进一步提高春蘖成穗率。

一是抓早抓好早春管理。晚播小麦、三类麦田刚一进入返青期,就要及早动手,对未进行冬灌、墒情欠缺的田块,抓紧时机进行早春灌,同时随水追肥,亩追施尿素5~8公斤。2月底3月初,对处于起身至拔节期的麦田,要谨慎麦田肥水管理,即“不旱不浇水、下雨不施肥”,以防小麦后期倒伏。

二是做好春季化除。对于没有开展冬前化除的田块,春季要及时化除。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化学除草。要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三是实施春季化控。晚播田块播量增加,群体增大,稠旺苗田,群体也大,二者倒伏风险大,因此应在春季实施化控。在3月上中旬,小麦起身到拔节初期,每亩取30毫升麦巨金兑水稀释至15~30公斤药液,进行叶面均匀喷雾,以有效调节麦苗生长发育速度,增强抗逆能力,防植株倒伏。

四是开展“氮肥后移”。在3月中下旬,结合灌拔节水,将全生育期所需氮素化肥的20%~25%追施,实现有效增加穗粒数、提高籽粒产量及改善小麦品质的目的。

五是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加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监测预报,实行精准防控。

条锈病要以监测预防为主,做到应查尽查,查清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加强监测,及早防治,严控条锈病发生危害。常年条锈病重发区,采取“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延缓病害扩展蔓延。

小麦赤霉病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因此要提前预防。小麦齐穗期或抽穗50%~70%时期,每亩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或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25毫升,兑水30~45公斤喷雾,进行第一次防治,兼防条锈病、白粉病;间隔7天,再防一次。赤霉病的防治要用足药量和水量,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高效的施药机械,尽量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自主飞行植保无人飞机要尽量增加用水量,控制好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一定要做到雨前用药,雨后补喷。要做到防治时间、防治药剂及时到位,以确保防治效果。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治可与“一喷三防”相结合,力争做到省时省力效果佳。

六是预防“早春旱”和“倒春寒”。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早春旱”预案,确保春灌能灌尽灌、应灌尽灌,促苗转化升级。同时预防“倒春寒”发生,在寒潮来临前,可及时灌水改善墒情,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氮肥,适时浇水,促苗早发,提高分蘖成穗率。

主办单位: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

电话及传真:029-86787504 029-86787469(值班室)

邮编:710007     邮箱:xanongyeju@163.com

网站标识码 6101000074       陕ICP备05011550号        陕公网安备61011202000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