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出土壤改良“新路子” 全力建好群众“菜园子”

“你看,我的菜棚土现在变成了‘白色’和‘红色’,前几天刚定植的西红柿死苗很多,不知道出啥问题了?”高陵头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马小安焦急地介绍。市农技中心技术人员蹲身查看后,耐心的讲解到:“这是菜棚里经常出现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不要担心,我们这里前期筛选出了几种改良剂,随水冲施后情况马上会缓解,后期我们还会全程技术跟踪。”

设施栽培在一定程度上为蔬菜生长营造了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具有生产期长、作物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但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土壤养分失调、作物连作障碍等问题,尤其以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最为突出。近年来,市农技中心认真践行“我帮农民建良田”活动,在前期大量试验基础上,针对次生盐渍化问题分类提出3大类14项单项措施,创新集成“轮控替改还”“夏季填闲种植”“下破中改上覆”3大技术模式,广泛延伸服务触角,努力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头,在帮助农民改良设施土壤方面探出了一条“新路子”。

“轮控替改还”技术模式

主要针对设施蔬菜周年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控问题,将轮作倒茬、水肥控制、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土壤调理剂、秸秆还田等多项措施集成,充分利用不同措施的交互叠加作用,实现了“1+1>2”的效果。其中“轮”实现了盐分离子的均衡吸收,“控”“替”实现了“节源”,“改”“还”实现了“开流”。

“夏季填闲种植”技术模式

主要聚焦特定时段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控问题。每年6-8月,设施菜地大多处于生产空闲期,在棚室内种植玉米、苏丹草等填闲植物,快速生长过程中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盐分(养分)。“夏季填闲种植”将深翻耕、揭膜淋雨洗盐、植物改良等技术措施进行融合集成,对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控效果明显。

“下破中改上覆”技术模式

主要聚焦设施菜地土体垂向结构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控问题。该模式集成了深翻耕、施用改良剂和菌剂、防蒸覆盖等多项措施,通过深翻耕打破犁地层,疏通水盐下移通道,后在0~20 cm表层土壤中施加改良剂和微生物菌剂,实现改良土壤和控制盐渍化;同时在地表覆膜,降低无效蒸发,抑制盐分表聚。

与马小安种植情况不同的是,临潼区的张辉种植了10多年的菜棚用了市农技中心推荐的技术后,以前菜地里经常出现的白色盐斑不见了,番茄苗子也不死了,种出的番茄口感更好了,每亩还比以前增产600多公斤。高陵区根林大棚蔬菜合作社的吉根林也有同感,“今年,我菜棚里也应用了市农技中心推荐的技术,土壤“泛白”现象消失了,黄瓜根系发育好,植株长势好,每亩比以往保守增产300公斤。”

下一步,市农技中心将持续践行“我帮农民建良田”活动,广泛深入推广设施栽培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控技术,全力守护土壤健康,切实为群众“菜园子”保驾护航。

主办单位: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

电话及传真:029-86787504 029-86787469(值班室)

邮编:710007     邮箱:xanongyeju@163.com

网站标识码 6101000074       陕ICP备05011550号        陕公网安备61011202000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