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实现良好开局 畜禽养殖需加大关注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的“三农”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内生活力,在各项惠农扶持政策支持下,一季度我市农业发展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

一、我市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增加值增速加快,全省排位提升,农业发展趋势向好

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00亿元,可比增长4.0%,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0.3个百分点,我市农业发展有所加快。

图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增速情况

从地市排位看,今年一季度我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11个地市排名第三,位次较上年同期提升5位。

图2:2018年1-3月陕西省各市(区)农业增加值情况


(二)畜牧业比重有所降低

从一产内部结构看,种植业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牧业。一季度,种植业增加值比重为62.8%,牧业34.0%,林业2.5%、渔业0.7%。其中,种植业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林业提高0.5个百分点,渔业提高0.1个百分点,畜牧业受主要畜产品市场低迷、上年禽流感以及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比重下降了3.4个百分点。

图3:一产结构图


(三)夏粮生产有望丰收

去年秋播以来,我市冬小麦生长总体较为稳定,虽然在播期受到了秋淋天气的影响,出苗质量较弱,但在后期随着天气的逐步转好,小麦苗情转化升级较快。据近期调查显示,小麦苗情总体略弱于上年,但小麦长势趋势向好,夏粮有望再获丰收。

1、冬小麦播种面积略降。全市去年秋冬小麦播种面积287.83万亩,同比下降3.7%。

2、冬小麦长势趋势向好。近期调查显示,目前冬小麦一类田占总面积的23.1%,二类田占总面积的56.3%,三类田占总面积的20.6%。与冬前苗情相比,一、二类田增加了19.9个百分点,苗情转化升级较好,小麦长势逐步向好。

3、苗情分析。去冬今春气温适宜、雨水光照较为充足,冬小麦分蘖、起身、拔节生长均得到了有效促进,今年小麦的整体苗情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播期雨水过多,播期普遍推迟。二是播期土壤含水量较大,机械耕作难度增加,播种质量有所下降,导致小麦苗小,群体偏少。

二、农业实现开局良好的主要成因

(一)种植业

1、草莓喜获丰收。受种植效益因素影响,今年我市草莓种植面积增长了3.7%,加之气候适宜,生长情况较好,产量明显好于上年,全市一季度草莓产量同比增长15.9%,实现产值1.64亿元,对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11.6%,拉动总产值增速增长0.5个百分点。

2、苗木花卉市场活跃。随着城市绿化美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市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对于苗木花卉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同时我市今年一季度成功举办了首届西安农民节以及“花舞春幡”新春十大花市活动,极大地带动了苗木花卉市场繁荣发展。据测算,一季度实现苗木花卉实现产值4.12亿元,对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34.7%,拉动总产值增速增长1.5个百分点。

(二)林业

造林绿化成效显著。为了建设幸福和谐西安,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市委、市政府切实践行“两山”思想,深入实施“五路”两侧增绿美化,不断提升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一季度,8个涉林区县及西咸新区完成“五路”两侧增绿美化任务4361.1亩,造林9391.8亩,义务植树栽植各类苗木730.4万株,实现林业产值1.69亿元,同比增长58.9%(可比增速),对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28.4%,拉动总产值增速增长1.2个百分点。

(三)畜牧业

生猪出栏较大幅度增长。去冬以来,受环保政策因素影响,我市各涉农区县的部分地区逐步实施了畜禽的禁养政策,导致畜禽出栏量明显增加,特别是生猪出栏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一季度,全市生猪出栏64.57万头,同比增长8.1%,实现产值10.06亿元,对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21.2%,拉动总产值增速增长0.9个百分点。

三、当前农业发展短板

一季度,我市畜牧业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畜禽存栏普遍下降。受市场价格、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我市各类畜禽存栏规模均有不同幅度下降。其中,生猪存栏83.16万头,同比下降15.2%;能繁母猪存栏8.4万头,同比下降18.3%;牛存栏16.27万头,同比下降4.2%;羊存栏27.34万只,同比下降4.3%;家禽存栏1161.58万只,同比下降1.5%;蛋鸡存栏888.96万只,同比下降6.4%。我市目前畜禽存栏普遍下降,这对后期的畜牧业产能将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关注力度,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扶持本地畜牧业生产,为全年农业实现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畜禽养殖环境日益复杂多变,风险加大,前景堪忧。受国际市场冲击,同时因国内市场需求不旺,造成养殖户生产被动,风险加大,尤其是一些中小规模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三是畜禽养殖规模扩大难度较高。在基层调研期间,我们了解到不少养殖企业和农户在产业资金融资以及养殖用地手续办理方面仍较为困难,生产再扩大的愿望受到一定制约。

四、建议

(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二)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在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接二(产)连三(产)”,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产品的高产、优质以及供给能力。

(三)科学规划畜牧业生产布局,促进畜牧产业跨越发展。

畜牧业一方面依托种植业,一方面又支撑着肉蛋奶等食品加工业,劳动产出率高,前延后伸潜力大,一二三产融合能力强,是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为了加快推进我市畜牧产业发展,基于基本农田不得占用的硬杠杠,建议相关部门科学规划我市畜牧业生产布局,在鼓励民间资金和配套政府资金、优惠政策的同时,合理规划集中养殖区域,尽量利用荒山、缓坡等不易产生水体污染的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的土地,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并且要在建设过程中实现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努力打造出西安特有的智慧农业、循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于一体的新时代现代农业先进典范。

(四)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农业发展风险保障基金。

由政府出资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基金,并由专门机构管理,突出对我市粮食、蔬菜、水果、畜牧等优势农业产业遭受较大风险损失时进行补偿。为了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基金的正常运行,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强化政府农业防灾补损的职能,建立健全财政对农业补贴的长期和稳定制度。二是加强政策研究。农业风险保障作为农业发展和保护机制,需要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才能确保整个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政策研究,积极开展农业保护中的职能作用。三是注重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涉及面广,目前可以采取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机构,完善相关制度,待条件成熟时,再全面实施;另一方面,要在开展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市场风险的调查、评估、监督制度,逐步建立农产品产业化经营风险基金的高效运作机制。

主办单位: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

电话及传真:029-86787504 029-86787469(值班室)

邮编:710007     邮箱:xanongyeju@163.com

网站标识码 6101000074       陕ICP备05011550号        陕公网安备61011202000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