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农技中心发布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雨水节气已过,天气渐暖,蔬菜生产进入关键时期。为提高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确保春夏蔬菜稳定生产和市场有效供应,西安市农技中心提出如下春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在田蔬菜管理

(一)设施蔬菜。当前,全市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正处产量盛期,田间管理重点是促根保秧防早衰,提高后期产量。管理技术要点:

1.温度管理。当设施内最低温度低于10℃时,可采用双层棚膜覆盖或悬挂缓冲膜,以增强保温性能。若遇极端低温天气(<5℃),可临时使用增温块、电热炉等设备补温,避免冻害发生。昼夜温差较大时,白天适时通风降温,夜间及时闭棚蓄热,维持棚内温度稳定。

2.光照管理。通过早揭晚盖保温被、配置植物补光灯、后墙挂反光膜等措施,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长,促进光合作用。如遇连阴天或雨雪天气,白天应尽量揭开保温被,接受散射光。久阴乍晴时,需“回苫遮阳”逐步适应,防止植株因强光造成失水萎蔫。

3.湿度管理在保证温度前提下,适当增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当湿度过大时,在保温被揭开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短时间顶部通风排湿,然后再根据蔬菜生长和室内温度情况进行通风管理。遇连续阴雨雪天气,在中午温度较高时短时间通风10-20分钟。

4.水肥管理坚持“少量多次”原则,一般每次每亩施用水溶肥2千克~5千克,配合施用生物菌肥、腐植酸肥、鱼蛋白、甲壳素及海藻酸等利于养根的肥料。早晚时段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及氨基酸营养液,注意补充钙硼肥,避免晴天中午喷施,以防蒸发浓缩产生肥害。

5.植株管理。果菜如番茄,应适当疏果,及时采收成熟果实;适时整枝落蔓、摘除老叶病叶及无商品价值的果实,平衡秧果关系。

(二)露地蔬菜。露地越冬蔬菜主要是葱蒜类和部分耐寒叶类蔬菜。早春要及时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进蔬菜根系生长。较为干旱的地块,要适当提早浇返青水,施好返青肥,要注意避开寒流。

二、春播蔬菜生产

(一)春播(定植)前准备。要科学合理安排春季蔬菜茬口,减少空闲期,提高种植效益。日光温室换茬时,要及时清除前茬作物,做好棚室消毒,修补破损棚膜、防虫网等。塑料大棚定植前20~30天,应覆盖防雾滴、防老化的多功能薄膜,促进地温回升;定植较早的蔬菜可通过设置二膜、覆盖地膜等,提高棚内地温,促进缓苗发根。春播(定植)露地蔬菜要及早备好种苗、肥料、农膜等生产物资,确保不误农时。播种(定植)前,可结合深翻,增施高碳基有机肥、生物菌肥等,以改善土壤质量。

(二)壮苗培育。鼓励采用集约化育苗技术,高效培育蔬菜壮苗。定植前7天进行低温炼苗(日温15℃-18℃,夜温8℃-10℃),提高移栽成活率。可降低苗床温度,加大昼夜温差,叶面喷施低温保护剂或诱抗剂等,以增强幼苗低温适应能力。

(三)科学生产管理。

1.设施蔬菜。包括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早春茬。此茬定植时外界气温相对较低,后期气温升高较快,管理重点是做好温度调控,把握“前促后控”原则,提高产能和收益。前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6℃~30℃,夜间13℃~15℃;长势强的可适当降低夜温,长势弱的适当提高夜温。坐果前,尽量少浇水;若土壤干旱,可适当浇小水,并配合使用海藻酸、生物菌剂等肥料。坐果后,逐渐加大水肥供应,追肥时注意补充磷肥、钙肥、硼肥。若植株出现徒长,可通过适当的控水、控氮、控夜温等方式进行调控。

2.春播(定植)露地蔬菜。春季露地蔬菜播种面积较大、品种多,要根据不同蔬菜生长特点和天气变化情况,适时播种(定植)。新定植蔬菜宜采用地膜覆盖,提倡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定植后适当控水,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缓苗。

三、科学防灾减灾

(一)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监测,抓住关键防治期,落实色板诱杀、防虫网等绿色防控措施。综合运用弥粉机、微粉制剂、天敌昆虫、生物药剂、微生物制剂等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规定,注意轮换用药。加强番茄潜叶蛾防控,对前茬作物秸秆要及时处理,避免随意丢弃在棚外,及时进行闷棚消杀,压低害虫基数;发生初期,优先选用螟黄赤眼蜂、东亚小花蝽等天敌昆虫进行防治。

(二)倒春寒防范。棚内可采取多层覆盖措施,保证棚内适宜温度。露地蔬菜可在田间设置挡风屏障,植株上覆盖塑料薄膜、无纺布、遮阳网进行防寒保温。降温期间不宜浇水,避免加重冷害。对发生轻度冻害或低温冷害的蔬菜,可叶面喷施5%的氨基酸、0.2%的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同时根部配合施用腐植酸、海藻酸等肥料,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三)大风应对。白天风大时,要提前关闭通风口,适当放保温被压住棚膜,同时拉紧绑好压膜线,固膜防风。夜间若有大风,提前盖严盖好保温被,必要时按东西横向压两根加布套的细钢索,防止大风将保温被吹起。

主办单位: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

电话及传真:029-86787504 029-86787469(值班室)

邮编:710007     邮箱:xanongyeju@163.com

网站标识码 6101000074       陕ICP备05011550号        陕公网安备61011202000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