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25年主要粮油作物春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为扎实推进春耕生产工作,提升化肥利用效能,市农技中心结合我市土壤养分检测数据及主要农作物需肥特性,提出精准施肥指导意见。

一、冬小麦

(一)施肥原则

1.根据全市耕地土壤养分监测调查结果,结合底(基)肥用量、苗情、温度及土壤墒情,精准确定追肥时间和用量。充分考量地力、苗情、墒情差异,做到因地、因苗、因时追肥,保障追肥科学有效,促进作物良好生长。

2.小麦返青拔节期应采取以“控旺促弱,稳壮抗逆”为主的技术措施,促进弱苗转化,提高成穗率;控制旺长,预防后期贪青倒伏。

3.依据苗情长势和土壤墒情,分次施用氮肥,适当开展氮肥后移,增加拔节中后期的施用比例,满足作物养分需求。

4.根据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量和时间,提倡水肥一体化管理。

5.如条件允许,可采用无人机叶面喷肥,要选择溶解性好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肥料。

(二)施肥建议

1.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0万,叶色较淡、分蘖不足、长势较差的三类麦田,以促为主。应及早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1次在返青期,随水追肥,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二胺5公斤,促进分蘖,加快促弱转壮;第2次在拔节后期,随水追肥,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

2.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0-60万之间,群体偏小的二类麦田,促控结合。在小麦拔节初期第一节间定长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

3.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100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麦田以控为主,促控结合,可在小麦起身前及早开展轻镇压、深锄断根。可在拔节后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3公斤。

4.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100万、叶色浓绿的旺长麦田,应在返青期采取化控措施,可在小麦起身到拔节初期每亩取 30 毫升麦巨金兑水稀释至 15~30 公斤药液,叶面均匀喷雾。同时推迟氮肥施用时间和减少氮肥用量,一般可在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

5.对底肥未施磷肥或缺磷田块要追施二胺等氮磷复合肥,未施或少施钾肥的,建议追施氮钾复合肥。没有灌溉条件或无有效降水,可在春季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起到以肥济水的作用。

6.科学开展叶面追肥,并按照产品推荐浓度合理配比。早春受冻麦田,在冻害发生后及时喷施适量速效氮肥,缺磷田块适量喷施氮磷肥1-2次,促进复壮。晚播弱苗麦田,在早春返青后及时喷施适量氮磷肥1-2次,促进分蘖;缺锌地块在拔节至孕穗期或灌浆初期喷施锌肥2-3 次,缺钼地块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喷施钼肥1-2次,缺硼地块在孕穗期喷施硼肥1-2次。

7.及时预防自然灾害。在寒潮来临前,提前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等预防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浇水追施适量氮肥促进受冻小麦恢复。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结合一喷三防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预防防干热风和倒伏,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二、春玉米

(一)施肥原则

1.贯彻肥料深施原则,肥料施用与深耕、增密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合,施肥深度应达10-20cm,播前表面撒施肥料要做到随撒随耕。

2.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无机肥相结合。

3.掌握平衡施肥原则,缺锌地块要注意锌肥使用。

4.水肥耦合,依托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春玉米需肥特性少量多次追肥。

(二)基追结合施肥建议

1.推荐配方:15:20: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45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0-3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2-16公斤/亩;

(2)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6-19公斤/亩。

(3)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40-4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9-22公斤/亩。

(三)一次性施肥建议

1.推荐配方:26-13-6(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45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5-50公斤/亩,作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配方肥中可以有20-40%释放期为50-60天的缓控释氮肥);

(2)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50-55公斤/亩,作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配方肥中可以有20-40%释放期为50-60天的缓控释氮肥)。

(3)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55-60公斤/亩,作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配方肥中可以有20-40%释放期为50-60天的缓控释氮肥)。

三、马铃薯

(一)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和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肥合理施用量。

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若基肥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农家肥施用时要充分腐熟。避免施用含氯肥料。

3.依据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在马铃薯旺盛生长期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料。

4.降低氮肥基施比例,适当增加追施次数,加强块茎形成期与块茎膨大期的氮肥供应。

5.肥料施用应与病虫草害防治相结合,尤其注意病害防治。

6.具备滴灌和喷灌等条件的马铃薯种植,积极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少量多次施肥。

7.为预防春季倒春寒造成的危害,可采用高垄覆膜栽培,并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寒潮来临前采取喷施芸苔素内酯等预防措施‌。

(二)施肥建议

1.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2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300-400公斤,基肥推荐11:18:16(N:P2O5:K2O)或相近配方复合肥,尿素与硫酸钾(或氮钾复合肥)作追肥。

2.产量水平1000-20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0公斤/亩,苗期到块茎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硫酸钾5-8公斤/亩。

3.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50公斤/亩,苗期到块茎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15-18公斤/亩、硫酸钾8-12公斤/亩。

4.科学根外追肥:生长前期可用高氮型含腐殖酸(氨基酸)叶面肥喷施,距收获期40天可用高钾型含腐殖酸(氨基酸)叶面肥喷施,每7-10天喷一次。

四、甘薯

(一)施肥原则

1.掌握平衡施肥原则,重视施用有机肥,做到有机无机配施。农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

2.科学施用化肥,合理调节氮磷钾肥施用比例。

3.依据甘薯的品种特性,避免选用含氯元素的肥料。

(二)施肥建议

1.在整地前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300-400公斤。

2.基肥推荐使用10-10-22(N:P2O5:K2O)或相近配方复合肥。尿素与硫酸钾作追肥。

3.产量水平1500-20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0公斤/亩。

4.产量水平2000-25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5公斤/亩。

5.产量水平大于25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50公斤/亩。

6.合理追肥:在甘薯膨大前,应根据底肥多少、天气和苗长势适量施肥,防止施用过多造成苗徒长,注意弱苗多施、旺苗少施。如若施用,可在分枝结薯期随水追施尿素2.5-4公斤/亩,浇后要及早中耕松土保墒。甘薯膨大前期地面出现裂缝时,追施膨大肥。施膨大肥时可以结合灌水通过滴灌或者喷灌进行,分次追施硫酸钾8-10公斤/亩。如果甘薯长势较弱,还可追施尿素2-3公斤/亩。

7.根外追肥:薯块膨大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脱肥现象,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茎叶均匀喷雾,每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五、油菜

(一)施肥原则

1.科学追施薹肥,既能促进油菜长势均衡,又能有效防治春季倒春寒造成的冷害和后期早衰问题。追肥时要注意以水带肥,减轻春季气温波动大对油菜生长的危害。

2.借助无人机喷施花肥和角果肥,进一步促进油菜长势均衡,预防后期出现早衰现象。薹花期要重视追施磷、钾、硼、镁等养分,同时配合使用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充分发挥养分的抗逆促产功效。

(二)施肥建议

1.在油菜长势弱且基肥用量不足及应施冬季腊肥而未施的地块,春季追施薹肥尤为重要,可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钾素不足地块还可每亩追施氯化钾2-4公斤,对于腊肥足油菜长势强的地块可适量少施薹肥。

2.磷钾肥用量不足的地块,可在结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一般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3-0.5公斤/亩,可有效防止油菜早衰。

3.依据土壤有效硼状况,适量补充硼肥。可在施用薹肥时每亩施用0.2公斤的硼砂,也可在花期结合一促四防工作叶面喷施液体硼肥,稀释浓度按照厂家使用说明配比。

主办单位: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

电话及传真:029-86787504 029-86787469(值班室)

邮编:710007     邮箱:xanongyeju@163.com

网站标识码 6101000074       陕ICP备05011550号        陕公网安备61011202000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