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田间地头,马铃薯播种机来回穿梭,一派春播春种的繁忙景象。当前即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也是地膜科学使用与田间残膜清理的关键时期,为提升农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市农技中心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开展“宣讲+”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践”多种方式,推进农用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
云端科普,精准触达:线上宣传“广覆盖”
市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紧跟新媒体传播趋势,线上发布《农用地膜科学使用指南》,同步推出《地膜选得好,庄稼没烦恼——质量篇、颜色篇、铺设篇、回收篇》等系列科普短视频。通过精炼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动画,传播地膜科学选择、使用、回收等全链条关键技术,打造云端传播科普矩阵,让农技宣传能够覆盖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群,让大家把技术装进‘口袋’,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田间指导,精准落地:线下服务“面对面”
地膜使用、残膜回收关键时期,中心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大户和农户提供“一对一”实地指导。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详细讲解地膜铺设、回收的最佳时机和操作要点,确保技术措施精准落地。累计开展实地指导10余次,覆盖全市8个区县,服务种植大户和农户50余人次。通过面对面指导,农民朋友们不仅掌握了实用技术,更感受到了科技服务的温度和力度。
规模培训,赋能增效:技术普及“全方位”
为增强群众环保意识,提升地膜科学使用技术水平,中心开展“农膜科学使用技术培训”,“残膜回收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宣讲”等活动,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户200余人。
培训内容涵盖地膜回收相关法律法规、地膜使用优势及存在问题、地膜污染防治措施等,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群众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利用的意识,增强了农户参与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市平均地膜残留量逐年下降,地膜回收率达到89%,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工作成效显著。下一步,市农技中心将持续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优化地膜科学使用技术体系,强化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宣传力度,为耕地质量、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市农业绿色转型注入新的活力。